【編者按】2022中國IC風云榜全新升級,在去年7大獎項的基礎上擴展賽道,最終形成15大獎項。10月25日獎項申報已啟動,目前征集與候選企業報道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本次評選將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137家會員單位及400多位半導體行業CEO共同擔任評選評委,獎項公布于2022第三屆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年會暨中國IC風云榜頒獎典禮上揭曉。
本期候選企業:南京集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澈電子”)
【參選獎項】中國IC風云榜年度技術突破獎、年度最具成長潛力獎
集微網消息,得益于5G、新能源汽車、物聯網等產業的繁榮發展,電子設備品類、數量均快速增長,電源管理芯片需求持續擴大,其技術演進趨勢正走向高能效、高集成度和智能化,對相關企業研發生產提出了“芯”挑戰。
相關數據顯示,集澈電子依托在中高壓工藝及高精度模擬芯片有幾十款累計上億顆芯片的出貨經驗,持續盈利的同時,每年保持著30%以上的利潤投入到產品研發及市場推廣中;專利方面,目前已經獲得超40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集成電路布圖專利。
致力打造自主、高端鋰電池管理系列芯片
近年來,隨著本土企業長期以來的技術攻關,電源管理芯片部分細分領域已取得相應突破,電源管理芯片國內自給率正逐步提高。集澈電子BMS系列芯片的成功量產,便是其不遺余力專注研發的最佳“注腳”:
該系列產品全部IP均為自主研發,不受到專利應用限制,是一款采用車規級高壓BCD工藝設計的多節鋰電池組監控芯片。通過四線式SPI接口與上位機進行通信,形成一套完整的電池組管理系統(BMS)。其采用車規級高壓 BCD工藝設計最多支持24節串聯電池,最高耐壓168V,與同類型產品相比,擁有更“高性價比、高精度、高性能、高可靠度”的前端模擬測量保護電路芯片,充分保證鋰離子電池在新能源體系中安全運用,應用場景遍布新能源電池等諸多領域。
與BMS系列芯片一起,構筑起集澈電子生態鏈的還有高性能模擬芯片產品,后者在工業模擬領域得到應用,包括軌到軌CMOS運算放大器、升壓型直流轉換芯片、低紋波降壓型直流轉換芯片等產品。
芯片的設計研發不僅需要技術創新與沉淀,也對市場需求敏感,技術創新往往伴隨著市場需求的釋放。集澈電子憑借自身優勢、客戶資源,逐步擴大其在電池管理行業高端IC設計品牌認可度;同時,借助股東擁有較大規模的封裝測試線的先天條件,加速完成BMS系列芯片的量產并推向市場,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構造產品生態“護城河”,變身資本“熱戀”黑馬
集澈電子向愛集微表示,截至2021年,BMS系列芯片和多款高性能模擬芯片已完成量產進入市場,創造數千萬元銷售額;同時,將繼續完成數款工控級和汽車級芯片的研發和量產,逐步構造集澈電子開放性產品生態鏈“護城河”,確保在未來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當集澈電子追隨技術的步伐一路狂奔,資本也察覺到潛在可能,尋著“黑馬”足跡聞訊而來:2018年10月完成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2020年5月完成千萬級融資,2021年6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集澈電子數次融資經歷,既促進其在相關領域持續深耕,也為其吹響人才集結號提供了充裕的資金。集澈電子以“科技創新”為使命,在射頻、模擬、信號鏈和SOC芯片設計開發方向集聚一支行業經驗超10年的資深團隊,并打造出一流開發平臺。
在明確目標與關鍵技術路徑后,隨著集澈電子所在賽道未來市場空間的持續增長,企業迎來井噴式發展:2019年銷售額達2000萬,2021年增長至6000多萬。集澈電子對愛集微表示,未來仍將致力于在BMS系列芯片產品、工業模擬等領域長期發展,建立其電子產品生態鏈;市場方向,將持續專注產品研發及技術提升,力求發揮“頭雁”效應。
目前深圳代理商為:深圳市美睿電子有限公司